哑柏镇 - 发展概况
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逐年调整,哑柏镇已形成猕猴桃、苗木花卉、畜牧养殖三大产业生产基地,全镇发展猕猴桃13000亩,苗木花卉12000亩,养殖奶牛150头,家畜家禽80000头(只),粮经比例由原来的

乡镇企业围绕哑柏刺绣这一主导产业,在全镇已形成集纺织、印染、加工、销售一条龙生产线,全镇各类企业已发展到1900多家,从事二、三产业达8000多人。
小城镇建设从1998年开始,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政府多方筹资、融资,争取资金。几年来总投资1500多万元,拓宽街道7条,总长6880米,扩迁396户,拆迁面积2.8万平方米,新增建筑面积3.6万平方米和商业门店1200多个,设立了刺绣、商业、综合、饮食、苗木、花、粮食、畜牧、农贸等八大专业市场,使镇区面积由原来的1.2平方公里扩大到3平方公里,并形成三横四纵交通网络,并投资100多万元在镇区实施了绿化、美化和亮点工程,镇容镇貌,城镇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变,随着创卫工作的不断深入,哑柏小城镇真正形成了商品进门店,农产品进市场,卫生全天候保洁,道路更畅通,环境更整洁的新哑柏形象。2006年3月被西安市发改委批准为市级综合改革十强镇之一。
哑柏镇 - 计划生育工作
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县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,周至县哑柏镇党委、政府认真研究,统一部署,出措施,想办法,千方百计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突破。
一是认清形势,落实责任。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和人口计生工作专题会,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取得的经

二是采取措施,全面突击。积极落实《哑柏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办法及实施方案》,对双女结扎户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奖励力度,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和“三查”工作,全面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工作;进一步加大打击“两非”工作力度,把打击“两非”与二胎全程服务相结合;积极落实各种惠民政策,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群众主动上门服务,提供生产生活上的帮助;积极与外地计生部门联系,按照《陕西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》的相关规定,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。
三是加大督查,确保效果。要求各工作组认真做好各村的排查清理工作。镇上将分阶段进行考核,对工作负责的进行表扬;对责任心不强、工作不负责、进展效果不明显的提出警告,并限定了整改期限,使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。
哑柏镇 - 苗圃园林事业
“西安市周至县哑柏园林苗圃”隶属“西安宏森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”坐落在秦岭脚下,渭河之滨。依山傍水


本苗圃集园林设计,施工,供苗,运输,栽植,养护为一体,全方位为企事业单位打造精品绿化工程。本苗圃一直以来本着“以信誉求发展,以质量求生存”的经营理念,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考察指导与洽谈业务。
哑柏镇 - 传统工艺促发展
周至刺绣源远流长,哑柏刺绣是民间工艺艺术中的奇葩,哑柏刺绣可溯源于西周,周至出土的纺轮和骨针等文物,从中可以窥见先民采桑养蚕、巢丝、缝纫刺绣的景况。秦汉时周至刺绣初步兴起,隋唐时周至为京畿之地,

哑柏镇是秦绣的代表产地,随时科学技术的发展,秦绣的传统手艺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及资源优势。目前,哑柏刺绣手工艺品的品种、图案不断发展,主要有手工枕套、鞋垫、台布、门帘、床罩等10余大类100多个花色品种。其中,高档绣品,如人物绣、山水绣、书法绣等高品位的手工艺品已出口远销欧美、中东市场。
哑柏镇 - 发展生态旅游
哑柏镇历史文化悠久,人文资源荟萃,优美的山水风光和深厚

哑柏镇 - 相关事业的发展
随着哑柏镇建设的迅猛发展,生活污水猛增,每天污水排放1000余吨,未经处理随意排放,严重污染了沙河及环城河,进而排入渭河,所过之处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,影响了人民工作、生活、和身体健康。对此

哑柏镇南临街道,北与北环路相连,西邻108国道,东邻莲花公园,环境优雅,现有热水井一眼,日流量1440吨,水温可达60℃。水样经陕西省地矿局水土测试中心检验,属优质矿泉水,具有高效的医疗保健功能,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,增强人体免疫力,从而达到强身健体,治病,延年益寿的目的。
哑柏镇建有芙蓉馆、泓荷游泳馆、碧莲池等洗浴、游乐、住宿场所,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但由于分散经营,规模小,档次低,不能产生规模效应。温泉周边现有可开发土地300余亩,利用镇丰温泉的地热资源,建设温泉疗养院,占地143亩,建筑面积500m2,绿化面积20亩,建设、购置假山、人工湖、水上乐园、垂钓、游船等配套设施。